至少在昨天以前,我都一直觉得成都普通钢子楼的房价已经降了不少,贷款利率也低了不少,现在买房是非常划算的。直到今天,我看到一个统计数据,截至二零二五年三月底,我国人民币存款总额已达到十分惊人的两百二十六点六二万亿元。
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十四点一五亿人口基数亿平均,我们每个人都该有十六点零一万元存款。一个普通的六口之家怎么也该有九十六点零六万元存款了?这笔钱其实已经足够在成都全款买一个步梯钢子楼了,拿来付首付甚至能以不到三千元的月供买一个电梯改善房了,还都是在市区交通便捷,学区丰富。
所以你们为什么还不买房?我想问题就出在人均中国金融学会发布的二零二五年中国居民金融资产配置报告里面说了,全国最富有的百分之二十人口拥有了约百分之七十五的个人存款,而最贫困的百分之二十人口仅拥有约百分之一的存款。这哪里是消费不足,分明是分配不均。
·一部分人太过于有钱,每天早上醒来银行存款的资金利息一到账都是许多普通人的一生。
·另外一大部分人太过于没钱,每天疲于奔命,还欠着银行的钱必须用一辈子,甚至是子孙接力带来偿还。
这种情况下别说是买房了,就连出门买菜、买水果都要思量再三。普通人现在真的没钱怎么刺激?他都没钱消费,除非是实现二次再分配,让大部分普通人都有钱消费才有可能起得来。想持续在这片土地上赚钱的有钱人也才能长期经营。
这一点其实胖东来已经打过靶了,百分之八十的利润二次分配给员工,员工有了钱,他们的家里人又能在当地产生其他消费,从而带动整个城市的生态发展。一个胖东来养活许昌城,但是很可惜绝大多数的老板都做不到,毕竟这样做违背了绝大多数的老板本性。
所以很多学习胖东来的企业最关键核心的分钱不学,反而觉得几百页的规章制度才是人制胜法宝。结果拿回去之后发现员工根本不会发自内心去执行,都是留于表面功夫的应付,毛用没的。就像现在反复再说要提镇消费,但最后扣扣锁锁考量半天却在发钱和发券之间选择了发贷。
还是那句话,实在不行试试发钱,哪怕正儿八经的给每个人每月多发四千打卡上,我相信都有很多人不会再愿意出门当牛马,而是到处吃喝玩乐消费去了。喜欢赚钱的资本就又能抓紧时间给大家提供产品和服务,这经济不就又起来了吗?也别再说都发钱等于不发钱这种话了,不一样的。
富人家庭每人每月多四千毫无感觉,但普通人家庭每人每月多四千立马生活水平就上一个台阶,也不用担心货币贬值、商品涨价什么的。现在这些廉价商品的背后适配的也是廉价劳动力,要涨就都涨。至于担心工资涨幅跟不上商品涨价幅度的多虑了,商品库存还多得很。
如果不是分配不均,谁会克制自己的消费欲望,节衣缩食的开展防御性存钱?
富腾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